絮状表皮癣菌

絮状表皮癣菌(学名:Epidermophyton floccosum)是一种全球常见的真菌,能感染人体,造成皮肤感染。
絮状表皮癣菌最初于1870年由Carl Otto Harz描述,并将其命名为Acrothecium floccosum,1907年被重命名为Blastotrichum floccosum,最后在1923年由Ota与Langeron定为现名(Epidermophyton floccosum)。
单词 | Epidermophyton floccosum |
释义 |
Epidermophyton floccosum
中文百科
絮状表皮癣菌![]() 絮状表皮癣菌(学名:Epidermophyton floccosum)是一种全球常见的真菌,能感染人体,造成皮肤感染。 絮状表皮癣菌最初于1870年由Carl Otto Harz描述,并将其命名为Acrothecium floccosum,1907年被重命名为Blastotrichum floccosum,最后在1923年由Ota与Langeron定为现名(Epidermophyton floccosum)。
英语百科
Epidermophyton floccosum 絮状表皮癣菌![]() Epidermophyton floccosum is an anthropophilic dermatophyte (preferring humans to other hosts) which can be found world-wide. |
随便看 |
英汉网英语在线翻译词典收录了3779314条英语词汇在线翻译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词汇的中英文双语翻译及用法,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。